2021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接受评估考核靠大家,哪些驻村帮扶知识我们应该知晓呢?一起来学习吧。
问
驻村帮扶全市基本情况:
答
2021年8月,按照《中共陇南市委办公室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内持续做好全市帮扶工作的通知》,集中优化调整后,全市共1181个单位帮扶1800个村,其中:脱贫村170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17个(含脱贫村15个),乡村振兴重点村35个(均为脱贫村),非贫困村5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193个(含脱贫村102个);11442名帮扶干部帮扶22089户;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1709个,工作队总人数5142名,队长总人数1709名,队员人数3433名;选派村第一书记1800名,其中:脱贫村1707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193名(含脱贫村10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17个(含脱贫村15个)、乡村振兴重点村35个(均为脱贫村)。
问
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范围:
答
1. 对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2. 对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选派第一书记或工作队;
3. 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
问
主要职责任务:
答
1.建强村党组织;
2.推进强村富民;
3.提升治理水平;
4.为民办事服务。
问
选派时间:
答
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任期一般不少于2年,同步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村,队长由第一书记兼任,队员一般不少于2人。选派干部每年驻村不少于220个工作日(含因公出差、开会和培训时间)。
问
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人选的基本条件:
答
1.政治素质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村工作;
2.工作能力强,敢于担当,善于做群众工作,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3.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作风扎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
4.具备正常履职的身体条件。第一书记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具有1年以上党龄和2年以上工作经历;工作队员应优先选派中共党员。
问
驻村帮扶工作责任:
答
1.市直组长单位责任。发挥好联络服务作用,协助市级领导做好帮扶县乡的帮扶工作。加强与成员单位、县乡的沟通衔接,每年至少召开2次以上推进会,指导帮扶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在项目资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组织开展督查考核,推动各项帮扶任务落地见效。
2.市直牵头单位责任。发挥行业系统特点优势,加强督查调研和业务指导,及时了解掌握归口单位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督促协调归口单位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组织召开帮扶工作推进会,推动归口单位帮扶工作有力有效开展。挖掘总结归口单位帮扶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3.帮扶单位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谋划和部署推动帮扶工作。认真履行帮扶职责,精准选派和管理驻村干部,定期召开帮扶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年度帮扶计划,协调落实项目资金和政策措施。培育壮大增收致富产业,持续助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督促运行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注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帮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帮助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问
驻村帮扶工作队责任:
答
1.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优势,同乡村干部一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排查,重点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严重困难户的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重点关注低保户、优抚对象、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和受灾群众,切实摸清困难群众在住房、饮水、出行、就医、取暖等方面的问题和诉求,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2.聚焦精准帮扶。充分发挥支持和帮助作用,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乡村建设行动等重大任务落地见效。完善村民自治、村级议事决策、民主管理监督、民主协商等制度机制,帮助化解各类矛盾问题,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经常联系走访群众,参与便民利民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落细落实到村到户各项帮扶任务,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宣传员、信息员、战斗员、监督员、服务员、指导员”生力军作用。
3.加强村党组织建设。重点围绕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推动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和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促进担当作为,帮助培育后备力量,发展年轻党员,吸引各类人才;推动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4.严格落实驻村制度。严格落实吃住在村、工作到户要求,坚持学习、考勤、公示、例会、报告、自律等制度。每年驻村时间不少于220个工作日(含因公出差、开会和培训)。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做任何危害群众利益和伤害群众感情的事,树立良好形象。
5.积极探索实践。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和单位职能优势,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禀赋,学习“臊子书记”“金融村长”等先进典型,在产业发展、消费帮扶、乡村治理等方面创造好经验好做法。
问
帮扶责任人责任:
答
“三类户”主要由县乡帮扶单位领导和乡镇包村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完善和协调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计划,确保帮扶户收入持续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持续巩固。每年为群众至少帮办1件实事,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入户走访,加强政策宣传,帮助解决帮扶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实行驻村工作队与帮扶责任人责任“捆绑”制度,共同落实好各项帮扶措施。
9.保障措施: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每人每天100元生活补助、每月80元通信补助,由派出单位从本单位公用经费列支解决。派出单位为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安排1次体检。
问
工作经费:
答
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经费,主要用于租用房屋、水电、取暖、购置办公用品、文稿印刷、订阅报刊等工作生活费用支出,不得挪作他用。